Search


【當這座城市的文化逐漸死去】

一年多過去,大港開唱沒了,228音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當這座城市的文化逐漸死去】

一年多過去,大港開唱沒了,228音樂會沒了,流行音樂中心預算沒了,港都戀惜曲停辦了,春天藝術節規模縮減了,駁二的推手、專業的事務官被貶職冷凍,文化局長不再是文化人,本該推廣電影的預算被拿來拓印韓國瑜的手印。


然後,就在昨天晚上6點,文化公車也開出了最後一班車。


八年多來,文化局從哈瑪星和左營舊城出發,培訓了一群導覽員,串起老高雄的景點、文化、和人與人間的溫度。這樣一套服務方式,在主政者的漠視下,輕易的被判了死刑,變成了一般公車路線,文化變成了「請遊客上網自行查詢導覽」。


確實,他們說,要讓高雄發大財的,是「光頭節」、「滿月節」、「中華文化特色的音樂節」,「銀髮風格的形象廣告」,「花數百萬插滿街頭的國旗」,甚至是拍市長狗屁的吉祥物「來福」。


但一年多下來,市府辦的活動淒淒慘慘,反倒民間辦的「最後一屆」大港開唱等活動仍充滿活力,「#劣幣驅逐良幣」,活生生的例子在高雄上演。


一個城市之所以偉大,不在於短時間的發大財,而在於長時間培養的城市文化。


文化,是我們走向世界的自信,是我們推銷城市的招牌,實際的說,也是吸引人才的磁鐵、點石成金的催化劑。


當一個城市的文化死去,她的精神也會死去,只剩下軀殼逐漸冷卻。


一年多以來,高雄已經有許多的美好消逝,在不知不覺之間,維多利亞幫、台北豪宅幫......紛紛進佔這座城市的各類職位,不了解高雄的外地人,隨意地決定這座城市的形象。


還好,我們還來得及扭轉這一切,在我們熟悉的美麗高雄被邪惡摧毀之前,阻止遺憾發生。


各位高雄人,請記得一起站出來拯救高雄。2020,你的一票將能光復高雄,讓國瑜的傷害歸零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高雄好過日》協會,為 2016 年 3 月在高雄發起的青年組織,並於 2017 年 6 月 18 日正式登記成為協會。好過日成員們來自高雄各個地區、有著不同的職業及成長背景。   《高雄好過日》希望高雄「過好日」之前,必須先要「好過日」。協會以「城市想像」與「在地實踐」為兩大主軸,融入「公眾參與」、「永續發展」、「社會自由」等核心概念,用在地視角談高雄議題,從外國工業城市轉型尋找高雄可行的出路,並致力成為民間與政府的對話平台。​
《高雄好過日》協會,2016 年在高雄發起的青年組織, 2017 年 6 月 18 日正式登記為協會。 定期定額捐款:https://pse.is/EMGGJ
View all posts